一、砷知識:無機砷vs有機胂
砷用途: 元素符號As,原子序列33,非金屬元素,以有毒而著名,并有許多的同素異形體。相比于自然界存在的砷,它更容易被發現的形式是砷化物與砷酸鹽化合物,砷與其化合物被運用在農藥、除草劑、殺蟲劑等,不是人體的必需元素,地殼中砷的豐度約為1.8PPM(PPM=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1,000,000)。人類活動會增大周邊環境中的砷含量,如過度使用農藥等。
無機砷:砷易氧化,通常以氧化、砷酸鹽等形式存在,提純后化合物常見為三氧化二砷(分子式As2O3,俗稱砒霜)、二硫化二砷(分子式As2S2,俗稱雄黃),具有較強毒性,短時間大量攝入會引致急性中毒,長期過量攝入會損害皮膚以及導致慢性肝臟病變。
有機砷(又稱有機胂):含砷元素的有機化合物,常見為砷化氫(AsH3,易燃,高毒)等,多見于防治植物病害的農藥。由于這類農藥及其分解產物對人、畜都有較高的毒性,同時容易在土壤和農產品中積累,所以已限制生產和使用。市面上常用的有機胂有阿散酸和洛克沙胂。
二、有機胂的作用
促進生長,替代蛋白質和氨基酸等營養物質,提高飼料利用率;防治畜禽痢疾:增進色素沉積,使皮膚紅潤,毛色光亮。華南農業大學在20年前曾對東莞大嶺山豬場進行了22天的實驗。其實驗的結果說,與沒有添加阿散酸的飼料相比,添加有阿散酸的飼料使豬日增重了588克,相比提高了16.5%,飼料轉換率提高了10.6%,每千克減少的飼料成本為2.48元。
負面作用:有機胂蓄積在豬體內會部分分解為無機砷即砒霜,喂食四五個月后會大幅增加豬的內臟腐蝕、大批死亡的概率。
砷中毒:家畜"砷中毒"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體重減輕,麻痹,便秘和腹瀉,并有時出現各種類型的皮炎,甚至有可能使部分家畜死亡。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砷列為致癌因子。砷能毒殺細菌和寄生蟲,但對宿主也有毒害作用。有機胂添加劑可以當做藥物使用,但過量的添加,就會致使豬處于亞健康的狀態。
三、一個"砷"字連連作案
2002年,河南輝縣市城關鎮東新莊人的王連新,之前養豬已經10余年。2月,他飼養的70多頭豬接二連三地死去,王懷疑可能是飼料的問題,"換料后小豬一天天好轉。"與此同時,同村另一位養豬戶馮建忠家也傳來40 多頭小豬暴死的消息。兩家用的飼料系同一廠家同一品牌。 當年2月28日,王連新帶著豬飼料,來到鄭州飼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對飼料作了檢驗。結果顯示,該批飼料含砷量竟然高達每公斤82.56毫克……
2、2003年漳州市有機胂事件2003年10月下旬,漳州市郊的南靖、平和的部分鄉村發生了一種比較罕見的仔豬應激性死亡的疾病。仔豬發抖,甚至癱瘓臥倒于地。經過事后跟蹤分析,認為極有可能是有機胂中毒。其中比較嚴重的一戶,飼養了10頭二三十公斤的小豬,當天早上飼喂后抓了6頭比較大的小豬準備上市, 結果半路就發現已死掉3頭; 返回時又發現留在欄中的4頭仔豬也死掉1頭。與此同時,同村的幾個同樣飼喂同一種飼料的飼養戶也分別發現有一兩頭死于各自的豬圈里。死豬外觀有一定程度的淤血,耳葉青紫,腹部也可見大小不同的紫紅色斑點。剖檢僅可見肝有輕度出血,脾邊緣有部分梗死,腎臟也可見出血斑點,胃腸膨脹。其病料及血樣送到漳州檢驗,未發現病原微生物。"
幾天后,平和縣的某山村也發現了同樣異常的怪病。20-25公斤的小豬在采食過程中突然躲到一隅趴下, 持續發抖……建議在飼料中添加914、尼可蘇等治療豬附紅細胞體的有機胂制劑。不料,癥狀不但沒有減輕, 相反出現怪病的仔豬反而更多了。至此, 我們懷疑是有機胂在作怪。因此,建議立即停用原來的自配粉料,改用全價顆粒,1周后癥狀全部消失。
3、2009年云南砷超標事件2009年8月13日,云南省宣威市工商局接報:轄區內某中央生豬儲備基地的豬一頭接一頭死去。工商局立刻派員前往調查取證。該基地生產廠廠長劉俊顏介紹,他們選擇了某公司的公豬、母豬配合飼料,并于4月底開始喂食,兩個月后豬群出現便秘、嘔吐、眼結膜潮紅、充血等癥狀。他們打電話向有關專家請教后,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醫治。一星期后,一頭沒有任何癥狀和征兆的大白公豬突然死亡,隨后又有育成母豬和經產母豬相繼死亡。他們懷疑是飼料有問題,便取樣送到曲靖市獸藥飼料檢查所檢驗。該所于8月11日作出檢驗報告:558種公豬配合飼料總砷含量為20.42毫克/公斤,556妊娠母豬配合飼料總砷含量為13.78毫克/公斤,均超出國家小于或等于2毫克/公斤的標準。工商辦案人員再作深入調查,證明上述情況屬實后,從死豬的毛、蹄到肉、內臟取了多個樣本連同其他資料,送到云南農業科學院司法鑒定中心,該中心隨后邀請專家組成專家組,會同宣威有關各部門及雙方當事人,通過實地勘察、評估、化驗、論證,于10月13日得出結論:該基地豬的損傷、死亡與所喂飼料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4、2013黃浦江死豬漂流事件2013年3月,上海海黃浦江松江段水域突然出現了大量漂浮的死豬,上海市檢疫部門對收集的部分生豬耳標進行信息核查,初步確定死豬來自黃浦江上游的浙江嘉興段。在檢疫機構找到大量豬突然發病的原因之前,各種拍腦袋想出來的"死因"已經沸沸揚。先是有網民聲稱是"轉基因飼料惹的禍",接著又有媒體聲稱"豬飼料中有砒霜",倒是賺足了眼球;文中所述"添加砷制劑在養豬業已經不是秘密",更是讓人感到捏了一把冷汗:難道砷制劑飼料就是砒霜,那豬肉中是否也會含有砒霜呢,這樣的豬肉還能吃嗎?針對輿論和網絡的疑問,中國農業部委托上海市獸醫飼料檢測所采集了30份從黃浦江及上游水域打撈的漂浮死豬的組織樣品進行砷檢測,3月20日檢驗結果公布,所有樣品均未檢出砷。
四、"砷"法規發展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最早于1964年允許有機胂制劑應用于雞的飼料。1983年正式批準用作豬、雞的促生長劑。美國泰森食品公司(美國最大家禽養殖加工企業)于2004年停止使用含砷添加劑,歐盟、日本亦先后禁止胂制劑作為飼料添加劑。
國內法規:1、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研究、引進有機胂化合物作為抗菌藥促生長類飼料添加劑在動物生產中推廣使用,當時只是少量進口和作試驗應用于生產。
2、1993、1996年,國家分別批準氨苯砷酸(C6H8AsNO3,通常稱阿散酸)、洛克沙胂(C6H6AsNO6)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
3、2001年,農業部在《無公害食品-生豬飼養飼料使用規則》中,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有機胂制劑。
4、2001年,國家頒布的《飼料衛生標準》,其中對飼料中的"總砷"含量有明確規定,魚粉肉粉、濃縮飼料等小于或等于10毫克/公斤,"配合飼料"則是小于或等于2毫克/公斤。備注欄寫著:"總砷"含量不包括國家主管部門批準使用的有機胂制劑中的砷含量。這意味著,所謂總砷檢驗結果,必須扣除飼料中添加的有機胂中的砷含量。
5、2001年,根據農業部公告第168號《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中氨苯砷酸預混劑的用量規定:添加有機胂的豬、禽飼料中總砷含量允許值為36.5毫克/公斤。
6、2013年,最新版《農業部-飼料原料目錄》亦未列入無機砷、有機胂。3月底,農業部已停批新有機胂生產線申請。
結語
含砷飼料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也是無爭議的結論。含砷飼料被無節制的大量使用,重要原因就在于利益驅動,有機胂飼料添加劑,在豬體內吸收率低,80%~90%以原形通過糞尿快速排出,合法使用對豬沒有毒性,但豬糞中有機胂可以轉化為無機砷,污染環境,隨后進入食物鏈傷害人類健康。含砷飼料被畜禽食用進入食物鏈中之后引發層層問題,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