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挑選品種、胎次、體重、產奶量、泌乳期等生理狀況基本相似的荷斯坦花奶牛24 頭,隨機分為4組,A 組為對照組。4 個組在飼料配方、飼養管理、環境條件均一致的狀況下,試驗組(B、C、D 組)在基礎日糧的飲水中添加不同劑量的活性乳酸菌--本草倍利康,分別統計不同時期各組的產奶量和奶成分。結果表明:不同活菌數的活性乳酸菌對奶牛產奶量和奶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三個試驗組試驗后比試驗前產奶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B、C、D 組產奶量分別增加3.07%,23.30%,19.80%。試驗后試驗組比同期對照組產奶量增加,C 組、D 組差異極顯著(P<0.01);不同活菌數的活性乳酸菌對牛乳成分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脂肪在試驗后比試驗前下降,其中B 組下降的百分點最。1.79),但D 組增加0.87 個百分點,試驗期間試驗組比同期對照組脂肪增加,D 組差異顯著(P<0.05);蛋白質在試驗后比試驗前增加,其中B 組增長百分點最大(3.09),C 組增長的百分點最。0.7),試驗期試驗組比同期對照組蛋白質降低,C 組差異顯著(P<0.05);非脂固形物在整個試驗階段試驗組與同期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并且在試驗后比試驗前略有增長,其中試驗組B 增長的百分點最大。說明不同劑量活性乳酸菌對奶牛的產奶量和奶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關鍵詞:乳酸菌;微生態制劑;中藥;益生素;發酵;奶牛產奶量;奶成成份。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活菌微生態制劑是近10 年發展起來的新型活菌綠色飼料添加劑,它具有抗生素、酶、菌的三重功效,在綠色畜牧業生產中具有廣泛的開發前景。目前該類制劑在單胃動物、家禽及水產上應用較多,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在反芻動物中應用的比較少。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對畜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無抗生素殘留的綠色食品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奶及其奶制品尤其受到重視,而如何提高奶牛產奶量和改善奶成分是奶業面臨的一大難題,本試驗利用不同劑量活性乳酸菌微生態制劑對奶牛產奶量和奶成分進行研究,以探討活性乳酸菌對奶牛產奶量和奶成分的影響。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1 材料與方法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1.1 試驗材料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活性乳酸菌制劑:乳酸菌(Lactobacillus),商品名:本草倍利康,由哈爾濱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菌種活化后,經培養發酵、干燥等工藝,制成活菌制劑。檢驗活性乳酸菌活菌數為10×10^8 cfu·g- 1。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試驗動物:荷斯坦奶牛,由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嶺市奶牛場提供。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1.2 試驗設計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挑選出臨床檢查無病,飼養條件一致,牛的品種、胎次、體重、產奶量、泌乳期(所選奶牛均處于第2-4 個泌乳月,因第2-4 個泌乳月產奶量相對穩定,可減少統計誤差)等生理狀況基本相似的奶牛24 頭,隨機分為對照組(A 組)和試驗組(B 組、C 組、D組),每組設3 個重復,每個重復2 頭。A組飼喂基礎日糧,B、C、D 組在基礎日糧的基礎上添加不同劑量的活性乳酸菌微生態制劑,使各組含活菌數不同,B 組的活菌數(以每頭每天計)為1×10^8 cfu,C 組10×10^8 cfu,D 組20×10^8 cfu。試驗自2011 年9 月至11 月在四平市公主嶺奶牛場進行。試驗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預試期4 d,各組牛均按原來的飼養方式正常飼養管理,測試產奶量和奶成分一次,以此作為基礎數據。經預試調整,保證各組奶牛的各項測試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第二階段為正式期57 d,第一個3 d為適應期,適應期內第一天試驗組每組投喂活性乳酸菌制劑劑量的三分之一,以后逐漸加至全量。適應期后為測試期,整個測試期添加全劑量的活性乳酸菌微生態制劑。試驗所用牛舍的環境條件及飼養管理狀況均一致,采用分群定位飼養模式,以舍飼管道擠奶方式擠奶,每天擠奶3 次(6:30,14:00,21:30)。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1.3 乳樣的采集、乳量和乳常規的測定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分別在預試期和測試期的每階段最后兩天采集奶樣進行測試,產奶量的測定直接采用分流式乳測量器測量,直接從分流式乳測量器上記錄每頭牛一天3 次的產奶量,每組6 頭牛的數據處理作為該階段每組每頭牛的平均產奶量。乳常規主要測試乳蛋白、乳脂肪、非脂固形物。奶樣在當天第二次測量產奶量的同時直接用分流式乳測量器放出20~30 mL,盛入預先用無離子水處理并且烘干的三角燒瓶內,集奶后在1 h 內送往四平市某乳品廠乳品生化檢驗室由乳常規分析儀直接測試。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2 結果與分析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2.1 不同劑量的活性乳酸菌制劑對奶牛日產奶量的影響。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結果見表1。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表1 不同劑量的乳酸菌制劑對奶牛日產奶量的影響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注:** 表示段試驗組與同期對照組差異極顯著(P<0.01),* 表示試驗組與同期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結果表明,活性乳酸菌對奶牛的生產性能有一定的影響,并且不同劑量的活性乳酸菌對奶牛的產奶量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由表1 橫向得出試驗前后各組產奶量變化幅度有顯著差異,對照組產奶量下降6.41%,試驗組B、C、D 產奶量分別增加3.07%,23.30%,19.80%。由表1 縱向得出在同一添加階段C、D 組較同期對照組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經檢驗,C 組差異極顯著(P<0.01),D 組差異顯著(P <0.05)。說明活性乳酸菌微生態制劑能夠促進奶牛的產奶量,而且活菌數不同,產奶量提高的幅度也不同。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2.2 對乳成分的影響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nC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結果見表2。A、B、C 三組脂肪在試驗后比試驗前平均略有下降,其中試驗組B 以1.79 的最小百分點下降,但試驗組D 組略增加0.87 個百分點,C、D 組脂肪變化值在試驗的整個階段比較穩定,在試驗期間試驗組D 組與同期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蛋白質在試驗后比試驗前略有增長,其中試驗組C 組增長百分點最。0.70),B 組增長的百分點最大(3.09)。在試驗期間試驗組比同期對照組降低,其中試驗組C 組差異顯著(P < 0.05),這與產奶量增加的幅度大有關。